是一个农业的理念,目的在于将农业行为恢复到发明农药化肥前的年代。从哲学理念里逐渐演化出了具体实操的方法论。诞生于奥地利,适用于欧洲中部的气候条件和社会情况。在更为炎热干燥或潮湿低温的区域并不完全适用。500不完全适用于肥沃的土地上,501不完全适用于光照强烈的区域。在土地所有权、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情况不同的地区也不完全适用。所强调的综合农业需要较大的土地持有面积,比如奥地利、法国等。人均土地面积较小的农业国家,中国,无法大面积落地。
现在对农业的理解对比于生物动力法被落实为方法的年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和进步。用1930-50年代的方法论指导2020年代的农业行为,仿佛使用本草纲目上的药方对付新时代的甲流、新冠。
理念上,不使用农药、化肥浪漫且正确。现实却很残酷。可以用现行的教育系统来类比。一头是题库教育,另一头是兴趣导向。一个适合富足、教育资源丰富的北欧国家,另一个适合还不够富裕,教育资源匮乏的其他国家。在农业已经相当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当部分农产品已经开始追求更多样的价值。在农业还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产量和基础品质还是目前的目标。
在不同国家、地区也诞生了相当数量的可持续农业理念。日本有永续种植、中国贵州黔东南有稻鱼鸭共生系统,更深入的农业研究可以提供更多样的例子。无需受限于名字,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具体的环境情况,用永续耕作为目标,似为更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