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圃2023酿造日记 D29-9/20 去天水路上
配图:在天水的曦谷酒庄,行业老兵杨永平
今天在首芳喝了去年和前年还在桶里的酒,令人惊喜的是阿拉奈尔Aranel,油桃味道的基础上有一些槐花香气。令人疑惑的是马瑟兰。稍微有些陈年的酱油味。美乐和丹魄稍微有些Musty,是一种干的稻草味道,会让人联系的木塞污染。还不知道要怎么对付。霞多丽的桃红有一些里奥哈桃红的风范,没想好是否需要单独装瓶。几个Cider的基酒各有各的特点,需要一些更酸的元素来提供新鲜感。
打车去了天津,天津机场有种萧条感,灯也不太亮,人也不太多,柜台很少。落地西安时,飘着小雨。凉凉的。21、22号会把宁夏所有的紫大夫和马尔贝克采了。青铜峡未来几天的最高温度是明天的26度,而后的几天最高温度都在20~22之间徘徊。
和立伟的对话里总会有些好玩的想法诞生,以下是讨论YGC可以做的事情:邀请国外小酒庄一起参展,新西兰、智利、南非等等;
共同出一些钱支持一个写作的酒评家;合酿一个酒;动用关系给YGC成员找南半球Vintage采摘季的工作机会。试试吧~另一个讨论是关于酿酒师的Ego骄傲的。做出厉害的酒很重要,但是有多重要呢?
自然酒的精神是什么?我觉得不应该是少硫这些。应该是支持小的酒庄以小的规模运营生意。酿酒上的例子比较抽象。我们用养鸡举例子。一边是巨大的鸡棚,一切为了高效而生,小公鸡在被孵化出来,识别为公鸡后就被搅碎变成肉骨粉或者鱼饲料。剩下的母鸡第一时间被剪掉喙,活在极为不健康的环境下,特别容易得病,只适合活有限的天数,长更大体重就会伤到爪子等等。另一边是跑在果园菜地里的鸡。可能做出的吮指原味鸡块没那么滑,但做出的鸡汤一定是浓郁的鲜美的。这些果园菜地里的养殖是不能上规模的,到了一定规模就自然会变成前者。
所以,如何支持这些“小”活着呢?“小”的上限又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