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圃2023酿造日记 D61-10/22-香格里拉好冷🥶
配图:四姑娘山,photo by Graeme Kennedy
和尼琮阿咪定了两款酒,一款更突出风味,一款更突出结构。在发酵结束的时候就混合到了一起。晚点会各自进入橡木桶陈年。有些酒庄是这样的,酿好就混一起。陈年后再每桶试,再混。会开始尝试使用更多橡木Oak,新桶、橡木条先,而后会再试试别的。我依然没有说服我自己,关于橡木桶和自然风格的关系。但是我也没法解决葡萄园的问题。后面的讨论里似乎给这个问题指了个方向。
这个讨论源自我对马捷马老师的提问:中国西北的这些产区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他的回答里最重要的一句是固定资产投资和做品牌与销售的是两组人。两者都做,并且做好很难很难。
我来翻译一下: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投资葡萄园、投资酒厂。前者投的是葡萄的产能、后者是酒的产能。这里涉及拿地、组织农业生产、管理食品生产等等,需要和各级政府、农民、酒厂工人处理好关系。而市场销售则是和消费者、餐厅、零售商、经销商打交道。回顾小圃,我们还是后者做的好。前者有心无力,尝试过很多了,但没啥大的成绩。所以,未来几年里,我们还是会以中间价位为主。拥抱商品化,不放弃个人表达,是时候尊重葡萄酒这个类别的规律了
在租地这个方向,会继续试,只是需要放弃速成的念想。就是慢慢和村民磨合,建立信任,一点一点来。
主政一个产业还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站在全球高度,做战略决策。比如,葡萄应该是什么价格中国葡萄酒可以和入门的智利、西班牙竞争?而这个价格的葡萄,农民可否有好的收益?当然大家都想做高端,因为毛利好。当高端又谈何容易呢?制造一个虚的卖点,以礼品为主要渠道不知道还能做多久。
晚上飞成都,明天去小金,这是今年最晚采摘的产区和最后的几批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