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Vintage Diary-8/24-能量耗尽偷懒的一天

@银川(28-20°C)阵雨

图:雨都在北边,为啥呢?

一整天都是阴天,云层很厚,到了晚上雨终于畅快地落了下来。甘城子(酒窖)、鸽子山(葡萄园)雨要少一些,白天几乎没雨,夜里在下小雨。今年是能量耗尽逃避工作的一天,在酒店的电脑前坐了一整天。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在愁钱+筹钱。今年也一样。需要有一些盲目的自信才适合把酿酒当成全职的事情来做。

如果前7年是在探索风土、探索酿造的可能,从今年开始算是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做精细的打磨。体现在想法的完成度上,也体现在执行上。想法方面,比如我们一直希望酿更有新鲜感的黑皮诺,无聊是早采、整串发、用梗、旧桶陈年等等,都是为了可以有更好的新鲜感。现在觉得答案可能是使用霞多丽和黑皮诺做混合发酵。会牺牲一些浓郁度,但早采同样牺牲浓郁度。使用霞多丽可以带来明显的酸度提升,进而让结构变得更修长一些,也会提升层次拉长余味。拭目以待。

在执行上,终于有了“强大的团队能力”。李师傅可以搞定采摘,李鑫可以即时录入数据,飞哥继21年后今年回归了,而董姐也对Crush很熟悉。如果有什么缺点的话,可能是不够数据导向。这个其实是我的问题,本就不喜欢特别数据导向。所以记录方面就做得不太好。今年开始努力更精确些。

在Melbourne和Max Allen的采访里,我表示因为不了解葡萄酒这个事情,因为无知才会开始做小圃的。他问:现在呢?我依然不太懂。酿酒上形成了一个风格,在努力打磨这个风格。酒庄的Paper Work在慢慢变好。酒庄的生意模式,很不健康,很多错误需要4、5年来还。还在为过去(20、21、22)的错误买单。希望24年不要在犯错了。😮‍💨

白葡萄采收了大部分了。在具体的酒上:大橘大利想要更多一些口感,增加个10%,需要更多一点点香气15%。橘梦计划的Before Sunrise 内敛、Before Sunset 芳香、Before Midnight 馥郁需要更强化风格。想要试试barrel frement桶里发的霞多丽和维欧尼。这是7年学费学会的重要一课:需要更确定酿的东西会变成什么酒。对于单一品种的酿造者这个问题是简单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我这么难,需要花那么多时间才明白…

Leave a comment